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回首来路,不忘初心——“两学一做”宣讲会心

发布者:政法学院 [发表时间]:2017-05-22 [来源]: [浏览次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作为描写三国争霸数百年的《三国演义》的开篇诗词,这两句无疑描绘出天下时局变幻激荡百年英雄雄主争霸不休的大势描写的淋漓尽致。风流人物,皆已往矣。如今诗云“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数千年前的血与火已经被历史厚重的尘埃掩埋,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上一代的老人们所说的,屈辱与抗争,痛苦与抉择,都渐渐的很少被提起,但是不曾被遗忘。自从百余年前那一声尖锐的炮响轰开了清朝腐朽的大门,同时也开始了近代一百余年艰苦卓绝,浸满血泪却始终不曾屈服的抗争历史。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大地上始终烽火弥漫,铁与血的战争始终不曾结束,从用着大刀长矛的义和团艰难的与八国联军进行战斗,到小米加步枪的工农红军对抗着装备精良的日寇;从不惧远征难的工农红军反围剿,到渡江战役攻破南京的胜利;从额鸿遍野的三年自然灾害,到后来改革开放的咬紧牙关发展经济。一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兵戈战事。但是我们没有一次屈服过,放弃过,这些不仅仅是中华人民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也是有一口气在传承,百年风云,一股意气传承至今。即使是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也需要这种精神的传承支撑着我们继续前行。所以在2016年10月14日的下午,我们前往江汉大学报告厅,参加有关于那些峥嵘岁月的宣讲会。
  此次宣讲会的主办方有幸邀请到四位嘉宾到场为我们做报告,分别是湖北日报记者江卉记者,“峡江红烛”陈人海老人,陈再明老人,吴天祥老人。四位嘉宾为我们讲述了有关于他们的光辉岁月。
  湖北日报记者江卉记者为我们带来的是《难以忘却的采访——沈因洛的故事》,讲述的是沈因洛老前辈,经历了抗战时期,直至今年2月20日的漫长人生旅程,一个璀璨的星星虽然逝去,却光芒永在。不管是钢铁公司的经理,还是湖北省政协主席。他的人生不禁让我们这个生在盛世的大学生有着深深的感触,他的一生,对湖北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贡献很大,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惦记着湖北发展。沈老前辈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忠贞不渝的情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和崇高境界,遵规守纪、严于律己的政治操守,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每一次的叙述,都被一次次的掌声所掩盖,特别是沈老生前立下捐献遗体、丧事从简的遗愿,让生命散发出人生最后一道光芒的时候,让人不禁想到那一句著名的诗歌:“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沈前辈的一生,无疑是对一个共产党人信念的最佳阐述。
  “长江东流归大海,人生信仰汇洪流。”这是峡江红烛”陈人海老人演讲的最后结语,这位无论艰难困苦还是颠沛流离都未曾改变过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的老人,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克服身患癌症和帕金森病的病痛,书写百万字的鸿篇巨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特别有力量》这位老人无疑是用生命为党谱写赞歌。让人怎么能不肃然起敬。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老人们回忆旧日光景,为我们讲述那些亲身经历的兵荒马乱,激荡风云,时间也悄然无声的慢慢溜走。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与会之人却仍然沉浸其中,一次精神的震撼,一次心灵的洗涤。让我们回到了学与做的现实中,学时基础,犹如此刻,在各位老干部的事迹熏陶下,我们懂得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些什么,明白一名党员不仅仅是一个字眼,更重要的是精神。做事行动的关键,是落实。也是我们今后的付出。一次会议,不仅仅是一次的收获,更是我一生的指引。让我们的初心得以延续。让我们做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回望来路,百余年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时刻历历在目,都值得我们努力学习。不忘初心,前人留下的功绩更是激励我们做得更好的不懈动力。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在这条路上,我们应该走的更远。